Thursday, 26 February 2009

從貝坎漢姆說起

你們知道與別的華人相比大馬華裔的優勢在那兒嗎? 我們整天自誇精通多種語言, 可是優勢真的在多種語言嗎?

這種看法, 不是全錯, 而是有偏差. 我們的優勢, 在於看東西多元化.

每次去大陸出差, 總對林林種種的譯名感到納悶. 更加納悶的是他們對於他們創造的譯名的執著. 似乎用那一個字都是固定的, 結果就給我取笑. 我說: 英格蘭球星你們叫貝坎漢姆, 香港叫碧咸, 但其實他的名字是David Beckham! 他們用非常奇怪的眼光看我, 好像看一個不懂中文的人.

譯名是隨你怎麼譯的, 用甚麼字管他娘, 大約襯那個音就行了, 何必太認真? 大馬和新加坡人說話有中英混雜的習慣不是錯的, 是對的! 因為我們習慣了尊重原來的語言. 當你說到原本是別種語言的那個字的時候, 就應該轉過去那種語言, 一點也不彆扭.

所以我們會說: 我的球隊是 Liverpool, 而非 “我的球隊是利物浦”, 因為,‘離無譜’行不行? 我們說: 首相是Abdullah Badawi, 但是大陸人會說: 大馬首相是亞都拉巴達威.

這種雜巴郎的語言, 說法, 習慣, 有甚麼好處? 好處就是你自然而然的看人對事會有多元化的眼光, 而不會拘泥不化. 以一個身在外國8年的人, 我可以對大家說, 這種態度對於你以後的發展非常有用. 曾有一個大陸來的研究生, 花了五分鐘向我說利兹這地方, 後來我才知道他是說 Leeds, 一個英格蘭的大城市. 他連英文的 Leeds 都用 Lee-ci 來拼讀了, 可見習慣影響之深. 但是一個大馬學生, 很輕鬆的就把Leeds叫出來了.

多元化的對立面, 就是規格化. 我去西班牙和捷克出差的時候, 起先不明白為何他們的英文那麼差. 後來在酒店扭開電視一看, 全部電影, 卡通, 或出名的電視劇, 如 Sex & the City等, 都是用本地語言配音. 可以想像捷克語配音的 X-File 和 Simpsons 嗎? 在這種環境下, 就算你學校有教英文, 也是沒用的.

我並非不尊重當地語言. 而是想告訴大家, 在這種環境長大的人, 想東西傾向於一元化, 民粹主義較強, 對其他文化不敏感. 我與大陸台灣的朋友甚麼都談, 但我儘量不談明星, 因為我還沒背熟Kate Winslet, Brat Pitt, Al Pacino 的中譯名, 我不可能知道他們在說誰.

自小我們就被誤導, 要我們說母語, 說方言還要被罰款. 其實母語就是方言. 華語, 或普通話, 只不過是一種大家都懂的規格化語言. 朋友曾問我為何我不去新加坡, 要跑到那麼遠去. 我說我不喜歡新加坡是因為周星馳的戲被翻譯成華語. 這說明了這國家規格化的嚴重程度.

我以我在國外和其他華裔比較所有的一點點優勢來告訴大家, 為了下一代, 大馬人必須堅持英文片用英文播放, 華語片用華語播放, 廣東片用廣東話播放, 放馬來字幕不打緊. 但是配音就糟了. 這樣的環境長大的小孩, 他看東西, 肯定是從多個角度看的, 而且在適應新環境方面也比別人強.

11 comments:

愚公移山 said...

你這篇真的是搔到了癢處。
看東西多元化便是我們的強點(而不是我們掛在嘴邊的五千年優秀文化)。
我們絕對可以也應該捍衛和發揚屬于我們文化和傳統的東西。但千萬別鎖起門來自得其樂,或是盲目的執著于自己的文化和傳統。
別像一些民族,關起門來大搞大我主義。有一天肯定滅亡,整個民族便會成為歷史,安放在博物館。

高猪 said...

每次看到“贝坎汉姆”这译名我就滚!中文越精简就越美丽。用“拍罕”不能吗?

听说马哈迪在中国被叫作“马哈蒂尔”,睡觉大王被叫作“阿普都拉巴达维”,X的,真有够缠脚布!

其实“马哈迪”,我认为叫“妈的”会更好!

方忠偉 said...

我以前在报馆当娱乐编辑,就对所谓“同一份报章不同组别不同译名,乃至一个西马6份中文报同一位明星同一部电影3种译名(我们都爱抄人,中港台择一)”感到厌恶,所以开博后全用该电影或该明星的原处称之。

我觉得中文很奇妙,但有些东西译出来后,就是感觉很怪,达不到直接的共鸣。

高猪 said...

我们从事零售业的,真的很庆幸身为“马国受华文教育的华人”。基本上,各色源流的顾客来光顾,我们都可以应付自如。

如果不是教育或其他课题都一律泛政治化,天啊!马来西亚真是天堂!

· 康華 · said...

一针见血!

但,有些英文片的中文字幕翻译真是错得离谱,甚至笑死人。

Alice C said...

有一次听到988的DJ讲的才火滚,她说“不明白为何一些人明明是华校生却偏偏喜欢讲广东话!“妈的,不知是什么X%$逻辑,一个人讲自己的母语要别别扭扭的吗??对小时候在学校讲方言要罚款的制度万分厌恶!制定这种规矩的人对方言的没落要负上责任,搞到我们各源流的方言水平低下,搞不懂什么才是所谓的优秀五千年文化,这种人才是文化罪人!

Botak said...

老涂: 對, 有些人我們需在博物館內替他們找個位置了. 有備無患. 尤其他們近期有走回頭路的現象. 回十五世紀了.

高豬: 我最頂不順就是那個姆字, 就因為有M的讀音, 他們讀不到. 所以我們以後罵人別罵完, 罵幹你老母)說gani laom.就可以了.

Sebastian: 所以有時看到甚麼諜海風雲, 真不知道是那一套片, 占士邦?

康華: 中文譯名錯不打緊, 夠力的在於有人堅持某些字眼即代表某樣事情, 沒想到只要說英文就清楚了.

Alice: 所以今天我們有悠久文化的方言像參雜了馬來話, 不純了. 我對台灣人說閩南語人家笑我不是福建人.

小莊 said...

大马很多人好像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母语了。 每次听到什么“华语是华人的母语”就觉得莫名其妙。不过连堂堂魏部长(博士?)都说“华语才是我们的母语,福建话/广东话只是方言,怎可能是母语!”,还能要求一般老百姓怎样?

Alice C said...

Botak,

还有的是,方言没有了生命力,每一种方言随着时代改变有不同的面貌,词汇用法可能也就地方性而有所不同,以前我们的祖辈方言流利,能对新的环境衍生出新的用语,如对钱币、食物、地名等赋予了新的叫法,有了自己的特色,这和rojak语言不一样,rojak是你无法“想出“更好的词汇,所以基于懒惰思考,就用了别人的话。

今天的广东话也是这样,新俚语都是抄香港的,适用不适用都琅琅上口,引以为荣。。。不然就是被“母语““污染“了,在扬华贬粤的大环境下,比如说粤语“你大過佢",是标准用法,今天要被硬生生的变成“你比佢大“的华语语法,“行先“是古语,唐诗的古音,竟然被贬为语病!?或形容为比华语低等的语言,没学好华语的人说的话!!什么世界?其他的方言更不用说了,拥有不少古音的闽南话在马来西亚更是被贬得面目全非了,怪不得现在海南会馆要开班教海南话,因发现许多的海南子弟再也不会说海南话了!

Botak said...

小莊: 自小給洗腦的結果, 的確有很多人不知何謂母語. 部長的常識未必好, 因為我們坐上部長的位置不是靠本事的.

Alice: 其實, 本地方言幾乎已經完蛋. 想想我們的用詞, 有許多都是像你所說, 拿別的語言來濫竽充數. 更別說口音. 我一直認為我是道地的福建人, 直到我發覺我不能用福建話說一個完整的句子, 因為我習慣了混着華語來說.

Sylvia said...

我有时看报纸,听电台,
听到什么时代广场,XXX大道。
吃rojak大的我都很晕~
现在我很少听中文电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