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24 March 2010

魚米之鄉 (二)

村里的人大多豐衣足食, 一格(一英畝) 的稻田, 適耕莊華人一季可以種出十噸的收穫, 該地的馬來稻農則可種出四, 五噸. (同樣的地, 同樣的水, 他們照顧得比較不夠嚴謹). 所以許多馬來稻農倒是把田租給華人去種了. 這裡的人有兩三格的稻田, 就可以有小康的生活.

不, 這不是什麼畸形發展, 在番薯國, 這相當muhibah.

適耕莊現在插秧和收割, 都是承包制. 現在稻米起價, 插秧承包商也將插一英畝秧的費用從八百提高到一千多, 稻農呱呱叫, 媽的怎麼終於等到米價高了我們可以賺多點了, 你們插秧的卻吃水那麼深?

我所仰慕的那種以前一家人下田勞動的情況, 已經成為歷史. 現在插秧都是用機械的, 沒有人會如我想像那樣充滿詩意的站在水中插. 年輕一輩的都走出了這‘老土’的家鄉. 據說有人攜妻帶兒在外面挨個半生不死, 明知回來老家跟著父母種稻收入可以高幾倍, 就是不回來. 唉, 留在城市比較高級喔...

那些孩子受了高等教育的更加不會回來, 家里的父母從(名義上的)稻農變了(實際上的) 地主, 粗活由人承包, 自己每天巡視, 看水位, 看害蟲, 工作不難, 謹慎二字而已. 就連噴農藥也有人承包 (多為印度人). 要不就雇用一兩個外勞. 結果, 向來平靜的小鎮, 可以在節日或週末塞車塞個半死. 不是遊客啦, 其實由於缺乏宣傳, 遊客不多. 那是稻農們的兒女, 從城市駕車回來探親.

和多年前相比, 適耕莊的稻田多了一種景色: 燕屋 (見圖上). 莊裡的人花三十多萬在他的那一格稻田領土上建一座如碉堡的水泥屋. 屋頂有播音器, 播出動聽的燕鳴聲吸引可以吐金口水的傢伙. 這些鳥東西就在碉堡內築巢. 一間燕屋每月可以有四, 五千馬幣的賣燕窩收入, 也順道帶動了處理燕窩的家庭工業

但是似乎沒有人想到生態問題, 適耕莊現在的稻農在賺錢不落人後的情況下, 每隔幾格稻田就有一間燕屋. 這種大量繁殖燕子對生態平衡所帶來的後果, 不是淳樸的稻農會想到的問題.

適耕莊的警察很多, 警車巡視的密度使人以為這裡是犯罪黑區. 但是這裡是十分平靜的. 汽車不上鎖也不會有事情, 不綁安全帶警察也不看你, 十三歲的少年駕摩多不帶頭盔警察也不理. 那警察幹什麼鳥? 德霖說: 抓外勞. 抓外勞? 當然不是抓啦. 是問候外勞而已. 適耕莊的外勞多了, 警察也豐衣足食囉.

可是適耕莊怎麼那麼多外勞呢? 在稻田, 外勞不多. 外勞大多在漁村. 明天帶大家去魚米之鄉的‘魚’的部分.

(待續)




31 comments:

anakmalaysia said...

Beautiful pictures, thanks for the info.

Frank C said...

感觉好像参加光头旅行团。。。。。。。。

Botak said...

ANAKMALAYSIA: yo are always welcome.

Frankie: 差點就是坐你的車去的.

· 康華 · said...

相片自己拍的吗?很漂亮。

大佬 said...

燕子造窝还没有产卵就被人类采了,应该不会大量繁殖呱。

Botak said...

康華: 是自己拍的. 你的話使我想起以前剛開博時每篇貼文都有照片的日子. 後來少了...唉, 我又想起英國了.

Botak said...

大佬: 嘿..好像有道理boh...不過他們要是不繁殖那來那麼多供應? 因為他們現在是越來越多..那肯定不在窩裡生孩子? (哈哈) 有專家可以解答嗎?

到此一游 said...

依照正常程序,燕窝是等在窝里的小燕子长大飞走后才采的,这样母燕才会再回来筑窝。否则母燕发现它的窝总是不见,它就不飞会来了嘛,所以燕子的数量肯定会越来越多。你说的生态失衡问题,可能会产生,but who care?
现在全马的小镇在养燕子的可不少,根据我养燕子的朋友说,这是上天给马来西亚人的另一个自然资源的恩赐。(因上回印尼苏门答腊大地震的缘故,很多燕子迁居番薯国了)。如果没有很好的管制,失衡后可能是一个灾难!

方人也 said...

个人最喜欢Sekinchan的中文译名“适耕庄”,音和意都译得完美,不知道是谁的神来之笔?

eddieliow said...

好怀念在那儿钓鳗鱼的时刻。

Botak said...

到此一遊: 其實這樣養還好, 那些在市區養的, 根本就沒有道德心. 衛生問題和嘈音就是大問題.

方人也: 我也是喜歡它的中文名. 不知是先有中文還是馬來文?

EDDIE: 海裡釣?

moo_t said...

哈哈哈哈, 种田也阿里巴巴, 真的是波裂。不过你说的低产量现象,不只是发生在稻田。无论是低产量还是高产量,一样给那么多。不过肥料有没有被灌水掺沙,还是稻农不会储存肥料或是拿去卖,那就不知道了。 问题就出在政府的没效率津贴。

其实在稻田附近弄个养燕屋是不错的方法. 有点规模的话, 那些燕子的粪便可以做成肥料。 不过如果是在稻田中央就是阻风阻水的大问题。要不然养燕屋对生态失衡的影响不大,昆虫生长比燕子快, 应该怕的只是禽流感.

那插秧起价的问题是稻农自己找的。如果他们学外国农业协会那样连插秧弄个合作社去干,那么就可以控制那插秧成本, 问题是做不做而已。 关于前文说的不可以自由卖米,其实我要说的是直接加工加值, 完整的米做爆米香,或是学日本卖包装饭,又或是做米饼等等。 不可以卖生米不代表你不可以加工来卖啊。那加工工厂需要资金,如果稻农合作,然后让下一代去搞食物加工分销,这也是一份不同的工作。

Botak said...

MOO_T: 問題在於他們要留下多少自用字賣也得根據條例, 因為米是管制品.至於留下生米加工是否受這個管, 是否等於留下自用自賣, 就要查一查了. (讓我問德霖)
華人做生意很靈活的, 他們肯定有想到. 在一間私人小米較旁就有小商店, 賣自己包裝的米和米製品. 數量不多. 看來屬於小本家庭生意. 至於是否能以合作社方式大規模運作, 我想還是要看市場. 以現況看來...似乎賣生米是他們最大宗的收入.

Botak said...

不過我倒贊成你所說的, 插秧這類東西, 是可以搞個非營利組織去聯辦的. 畢竟, 插秧收割的時間, 大家都一樣. 但是, 利字挂帥的本地風俗恐怕不能配合.

四月 said...

好漂亮的稻田!

eddieliow said...

Botak, 是稻田里的鳗鳝。

流金岁月~丽莲 said...

说起燕子,我有个亲戚以前是做杂货的,在几年前开始养燕,发到不得了,他的工作只是在得空时,看看他的燕屋,得空到不得了,每月燕子都会给他一两万,本小利大,燕子这种东西很奇怪他要来便会来,不来的会你用什么方法他都不会来,只要你有空置的店屋就可以做,我弟想养燕想到不得了,问题是没有空置店屋,跟人租又怕燕子不来,现在他只要看到天空有燕子飞过,就会觉得财神爷来了~

· 康華 · said...

傻瓜相机还是专业相机?

Botak said...

四月: 做麼妳又不去?

EDDIE: 我想我會以為是蛇.

麗蓮: 在市區的相信都有衛生問題. 不過沒有人去說.

康華: 是單眼反光機. (SLR)

波波 said...

有一個嚴重的問題。。。。
當照片拍得漂亮,就會喧賓奪主,沒有人去注意看這一條到底在講什麼了

流金岁月~丽莲 said...

其实燕窝都是燕子的口水与大便,很脏的,我弟跟我说他的一个朋友的燕屋每月至少有三万的收入,还请两个保安人员看顾他的燕屋.之前马口很多人养燕,现在芙蓉也越来越多了,我想真的又这莫多燕子吗?

moo_t said...

我去查適耕莊的数据, 原来官方数据是用公亩,不是英亩。(1公亩 = 2.47 英亩)。適耕莊全年最高产量是13 公吨/公亩。

谷歌美国稻米生产。美国稻米产量平均每英亩产量是 3.2 公吨, 如果换算成公亩就是 7.9 公吨/公亩。这是整个美国的平均产量。单这个数目已经超越马来西亚的平均产量很多。 更恐怖的是,美国是四季国家,稻大概只可以生长两次。而適耕莊稻米是一年生长四次, 才可以出最高13 吨的产量。

Botak said...

波波: 這樣也算漂亮咩? 有冇搞錯啊...

麗蓮: 我不知道哪些燕子是養出來的還是野生的?

MOO_T: 適耕莊每年只種两季. 還有, 他們算的相信也是英噸. old fashion, 數據是當地人給的. 所以他們的數據是: 每年两季, 每季每格(英畝) 10噸左右. 公噸應該很大.
不可能一年種四次.

leejiajia said...

moo_t 聽說適耕莊也是一年兩季,雖說100幾天就收割,但是土地要復原,所以只種兩季。

Botak said...

哎呀, 魚米佬不在, 上了雲頂開會, 否則就可以和他再度核證一下. (我那天只顧着吃...)

leejiajia said...

人家在稻田邊講的啦,你只顧著拍照,不是吃。

波波 said...

哈哈leejiajia你是專程來pecah lubang的嗎?
你pecah了很多lubang ler

Botak said...

去死啦, pecah 什麼lobang?
我在寫前一晚再度打電話向魚米對證了數據的. 現在要問他的是公噸英噸的問題. 一年两季是肯定的. 波波我的留言妳沒讀清楚

波波 said...

媽的光頭佬你更加沒有讀清楚我的留言,我說pecah lubang的是leejiajia,你急著對號入座搞屁呀?

Botak said...

哎呀, 妳們查某人就是這樣囉...我頭暈腦張.

波波 said...

查某人是查某人,不過搞到你頭昏腦漲的,嘿嘿嘿嘿嘿嘿嘿,肯定不是我這個查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