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 我將小學畢業, 父親和我討論一個嚴肅的問題: 要升國民型中學, 國中或獨中? 我父親向來民主, 雖然我那時只有十二歲, 他也不替我決定. 他知道我熱愛中文, 討厭英文與馬來文, 整天夢想進獨中. 他也不給太多意見, 只強調我必須考慮以後升學的連貫性. 那時獨中生畢業除了放洋, 不是台灣便是新加坡 (現在好像也差不多).
那時獨中還給人一種刻板印象, 那就是: 避難所. 那些馬來文不及格而上不了高中的, 幾乎都進了獨中. 造成純華語教學的老式獨中陷入兩難的困境: 不收落第生則沒有收入, 收則變避難所. 那時怡保有三間獨中: 育才, 培南, 深齋. 培南在敢於創新的陳郁菲女士帶領下, 開創了當時獨一無二的特別班, 即每個年級都有兩班特別班, 採用新加坡課程與教材, 英文教學. 學生要進特別班得考試. 這看起來十分務實, 但卻十分具爭論性, 因它變了貴族班. 大家都明白, 獨中不變通就等死, 但變通就等於變質, 成了雙聯課程學店.
當時我得知多數獨中生最後除了統考, 還得考政府會考, 這使我覺得壓力太可怕, 怕兩頭不到岸. 再加上統考畢業出來如果不至少去新加坡混一趟, 只怕不可能找到工作. 我不清楚家裡經濟情況如何, 所以只好做最安全選擇: 繼續免費教育, 上國民型中學, 而且總算還是讀華校. 但讀國民型就將被逼多讀一年預備班 (現在廢除了).
預備班是當年專門整華校生的手段, 上國中就可以避過. 但當時從小六全校第一班畢業, 人才濟濟的我們, 除了有一,两人準備出國的進了獨中外, 全進了預備班. 人家十三歲讀中一, 我們十三歲讀預備班, 十四歲才進中一. 一年青春就這樣給國陣政府毀了. 但沒有人去國中, 就為了可以讀華文. 有種的很.
二十八年過去了, 如果不是聽了黃明志的歌我倒幾乎忘了當年選學校的心情. 我完全忽略了黃明志歌中的粗口, 而只是看到了他所描述的獨中生困境, 原來二十八年來的改變這麼少. 獨中到底是華教的堡壘, 還只是提供多一條非主流的出路給華裔生? 我當年所為之着迷的獨中其實是以華語教學的老派獨中, 但這種獨中在現今的社會如何生存? 獨中的辦校方針應該怎樣調整?
我不知道, 我也許沒有資格討論, 因為我不只不是獨中生, 也離開大馬這麼久了, 也許很多事情都不了解. 但我就不明白為何黃明志的饒舌歌會受到那麼多人圍攻. 我看不到他侮辱自己的母校, 看不到他的粗言髒語, 只看到了獨中生的困境, 華小生的困境. 怪不得他 “一直Fuck一直Fuck.”
(照片來源: 1983年, 十五歲, 讀中二, 好像那時候的人都比較老成, 別問那個是我)
那時獨中還給人一種刻板印象, 那就是: 避難所. 那些馬來文不及格而上不了高中的, 幾乎都進了獨中. 造成純華語教學的老式獨中陷入兩難的困境: 不收落第生則沒有收入, 收則變避難所. 那時怡保有三間獨中: 育才, 培南, 深齋. 培南在敢於創新的陳郁菲女士帶領下, 開創了當時獨一無二的特別班, 即每個年級都有兩班特別班, 採用新加坡課程與教材, 英文教學. 學生要進特別班得考試. 這看起來十分務實, 但卻十分具爭論性, 因它變了貴族班. 大家都明白, 獨中不變通就等死, 但變通就等於變質, 成了雙聯課程學店.
當時我得知多數獨中生最後除了統考, 還得考政府會考, 這使我覺得壓力太可怕, 怕兩頭不到岸. 再加上統考畢業出來如果不至少去新加坡混一趟, 只怕不可能找到工作. 我不清楚家裡經濟情況如何, 所以只好做最安全選擇: 繼續免費教育, 上國民型中學, 而且總算還是讀華校. 但讀國民型就將被逼多讀一年預備班 (現在廢除了).
預備班是當年專門整華校生的手段, 上國中就可以避過. 但當時從小六全校第一班畢業, 人才濟濟的我們, 除了有一,两人準備出國的進了獨中外, 全進了預備班. 人家十三歲讀中一, 我們十三歲讀預備班, 十四歲才進中一. 一年青春就這樣給國陣政府毀了. 但沒有人去國中, 就為了可以讀華文. 有種的很.
二十八年過去了, 如果不是聽了黃明志的歌我倒幾乎忘了當年選學校的心情. 我完全忽略了黃明志歌中的粗口, 而只是看到了他所描述的獨中生困境, 原來二十八年來的改變這麼少. 獨中到底是華教的堡壘, 還只是提供多一條非主流的出路給華裔生? 我當年所為之着迷的獨中其實是以華語教學的老派獨中, 但這種獨中在現今的社會如何生存? 獨中的辦校方針應該怎樣調整?
我不知道, 我也許沒有資格討論, 因為我不只不是獨中生, 也離開大馬這麼久了, 也許很多事情都不了解. 但我就不明白為何黃明志的饒舌歌會受到那麼多人圍攻. 我看不到他侮辱自己的母校, 看不到他的粗言髒語, 只看到了獨中生的困境, 華小生的困境. 怪不得他 “一直Fuck一直Fuck.”
(照片來源: 1983年, 十五歲, 讀中二, 好像那時候的人都比較老成, 別問那個是我)
8 comments:
自己猜想,他该是挑着了华语教育/华校生/华社的神经。这个课题,如同友族特权般敏感,难以触动。
丘得才的演绎很传神,在我以前念的独中里,这样的学生真的很多。
其實這問題牽涉太廣. 不只是政策問題, 還有社會要求. 問題在於今天的獨中應該怎樣定位? 我聽說有獨中由於不夠學生而到印尼去招生的, 不知是真是假?
I am also from "預備班" :(
AhLong
You are right, at my hometown, those chinese independent schools do take on students from Indonesia and Thailand, particularly those from rich chinese family.
I am quite sure recently some chinese independent schools had been improved very well on their teaching quality and entry requirements. It was not like in 80' most of the chinese independent schools were mainly enrolled students who failed their SRP exam.
I agree on some points that 明志 wants to say but the way of his presentation may not be easily to be accepted by most of the conservative Malaysian. Ha, that brings me back to the time when I was first introduced by a friend to a HK band, LMF :)
AhLong
Ah Long, you also from Remove class? I can't believe at that time we just accepted the status quo and enrolled without asking anything. One year of my life!People graduate from secondary school at 17, we at 18.
我的那一代(1991小學畢業)也是受害者,往事不堪回首。到今天我還記得我們不止多花一年時間,還被逼上垃圾課--- ABM (Amalan Bahasa Malaysia),一個綜合人文地理歷史數學,即膚淺又不知所謂的課。幸好學校另外安排額外的教材,否則不堪設想。
檳城的韓江獨中招了不少印尼學生,尤其是97年印尼變天(蘇哈多倒臺)排華之後。
黃明志是人才,但愛走偏鋒,往往風流和下賤只是一線之差,創作又何妨不是這樣?
That time no Internet mah and they said Chinese school students BM is not good so have to study another year of BM loh :(
看你用繁中,敢问你现在是不是在台湾?
我现在人在台湾台北,毕业了,目前想找些工作,很高兴认识你!
Post a Comment